上個星期重溫了花樣年華和2046,希望把大家愛這兩部電影的感覺從新帶回來,也是爲了向大家推廣今年的康城影展。今年王家衛,張曼玉,鞏俐,章子怡和木川都去了康城,所以歐洲各地也一定會重播這兩部電影的。昨晚法國舉行了康城香港之夜,希望能把香港電影繼續推廣到世界舞臺。
這兩部電影從演員,音樂到佈景,再到每一個鏡頭都美得很,當然還得有美麗的觀衆才會懂得欣賞它!
如果你愛王家衛和梁朝偉,你一定不會忘記這一齣:
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是從“春光乍洩” 開始的。那一幕當梁朝偉與張國榮分手後,憂鬱地在陰暗的小巷裏看男孩踢球,那種憂傷的失戀感,不是每一個導演都表達得好。後來梁朝偉開始喜歡其中一個踢球的男孩張震,那小巷的陰暗又一天比一天被陽光照開了。這是王家衛的認真,也是他對愛情的觸角。
梁朝偉每一年都是我心中的華人影帝,因爲他不但可以演心中正義,外表欄癱的陳永仁,他也可以演沉默寡言,不善表達自己的男同性戀者,再演情深的浪子周摹雲更是不用多說。如果大家記得的話,他也曾拍過一些本地低成本製作的電影如流民醫生,商業化得比秋生,青雲更行貨。
愛重看“春光乍洩” 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爲想哥哥了,電影裏的何寶榮不就正是我們的哥哥嗎?那一個和我們所有女人一起來自Venus的敏感俊男。那個沒了男人注意力就不自在地自討苦吃的被愛者,那個無論跳舞穿衣都要求很高的完美主義。。。。。。
如果那一年李安的“斷背山 ”真得拿了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加最佳導演的話,我會替王家衛的“春光乍洩”抱不平。同志電影中有了“春光乍洩”就顯得“斷背山 ”太表面化了。除了加拿大的落基山脉和萬寶路式的牛仔生活外,便沒有什麽可談的了。
“春光乍洩”是一個愛的故事,沒有性別之分的戀愛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