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我在紐諾西亞的日子 - 聖葛翠特的晚餐

請按以下連接閱讀之前的章節:
第一章 - 啟程
第二章 - 曠野
第三章 - 第一夜
第四章 - 潘多拉的綠寶盒
第五章 - 紅墻邊的心跳

第六章 - 幸福沐浴



(七)

教堂晚課的鐘聲會在每天黃昏五時四十五分響起,這也是催促球場上的男女同學們各自回到宿舍,晚餐即將在六時正開始供應。同時,聖葛翠特大樓的所有門戶都會上鎖。也就是說如果六時尚未回到宿舍的人,必須由舍監開門放她們進來,如果沒有合理解釋,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你曾看過“
哈利波特”,就可以想像得到到聖葛翠特學院這個十八世紀歐式建築的餐廳是什麽樣子,女孩子們按照四個天主教聖人的名字分了四個“社”,四社各佔一條長桌子。桌子中間放著胡椒、鹽、調料、水和杯子。四社社員每星期會輪流擔任一項家務工作,比如說以黃色為主的“聖班尼迪”社員負責分配飯菜,藍色的“聖薩華杜”社員就負責洗碗碟。紅色的“聖約翰”負責飯後打掃飯廳、清理餐桌,綠色的“聖多瑞斯”就會負責打掃電視廳、浴室和其他區域。當然分配飯菜的工作永遠是最高尚尊貴的,因為“掌勺人”可以給自己喜歡的同學多一點飯菜,而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許就是一大勺薯蓉一小塊肉。這一點,我們女生宿舍倒還算太平,雖然也會偶爾吵鬧,但還不至於像男生宿舍那邊,爲了分配飯菜的不公平而變成了多次有組織的流血群毆這一點,倒是和監獄風雲的片段一模一樣。








在那一年的歲月裏,飲食大概是最不習慣的一項,沒有了雲吞麺,沒有了白米飯,也沒有了各種香港的小吃,外國寄宿學校所吃的就是以
薯蓉、意大利粉為主糧配以各種肉類。是去了紐諾西亞後,才知道天主教學校連晚餐菜式也有規矩。以下是每星期的安排以及我自己的喜好:



星期一

牛肉或袋鼠肉

有騷味,不喜歡吃

星期二

羊肉

騷味非常厲害,不吃

星期三

雞肉

最愛

星期四

豬肉或袋鼠肉

澳洲的豬肉不知道爲什麽也有騷味,只喜歡洋蔥豬扒或是炸豬扒,可以辟味。袋鼠肉是最可怕的,不吃。

星期五   

薯條炸魚

因為耶穌受難日是在星期五,也是天主教的小斋日,所以只能吃海鮮和魚類。這是我最幸福的一天,因為愛吃魚!

星期六

肉派(Meat Pie

一般是牛羊餡的,或者是袋鼠肉派,都是我不愛吃的。

星期天

披薩或三文治

因為天主教徒星期天不工作,所以廚師也放假,就只能吃冰凍披薩或簡單的三文治。


根據以上表格來看,一星期只有兩天是愛吃的雞肉和魚,其他日子都是胡亂吃過,以求溫飽。

大概是三月初的某一天,麗莎收到了兩箱包裹,我們興高采烈,像收到聖誕禮物似的拆開,原來是麗莎媽媽從印尼寄來的兩箱Mi Goreng印尼撈麺還有一個電熱水壺。其實寄食物到澳洲是極艱巨的,我們也不知道麗莎的媽媽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才把那兩箱麺順利寄抵紐諾西亞的,但是這兩箱價值港幣一千元空運費的麺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奢侈的美好!在那些饑腸轆轆無法入睡的夜裡,我和麗莎等其他同學入睡後,縮手縮腳的去浴室用開水泡麵。爲了不讓舍監知道,我們在漆黑的浴室里憑靠微弱的月光進行泡麵活動。到了今天,我還每每懷念那星光下的Mi Goreng







紐諾西亞
的早餐是牛奶配麵包,午餐是自己做三文治帶到學校吃,其中款式可以是花生醬、芝士、火腿,還有一種澳洲特色的醬叫做VegemiteVegemite的味道很鹹而且有點胡蘿蔔味,反正試過一次,已經印象難忘,不會再試。我一般就做生菜火腿三文治。








午飯時間,亞洲學生的根據地是圖書館門口的屋簷下,我們一般坐在樓梯間,一邊啃著三文治,一邊懷念著原居地的生活和美食。有一個很熱的日子,我無意間打來了自己的那份三文治,
驚恐的發現火腿上有很多白色的小蟲蠕動著。我怕得扔開了那份三文治,就在無助想哭的刹那,S把他的花生醬三文治遞了過來 ,“傻妹,熱天不可以做火腿三文治,因為火腿離開了冷藏櫃,整個上午悶在你的書包裡,就會生蟲。” 那天起的每個午間,S都會送上他為我特別製作的愛心三文治。


待續~

請按以下連接閱讀之前的章節:

第一章 - 啟程
第二章 - 曠野
第三章 - 第一夜
第四章 - 潘多拉的綠寶盒
第五章 - 紅墻邊的心跳

第六章 - 幸福沐浴

下一篇

第八章 - 仲夏夜之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