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愛香港的理由 – 雲吞麺篇



長途旅遊的最後幾天,一般都會有點身體疲累心靈想家,特別是對於外地美食的興奮程度開始減弱的時候,心裡總是有這麼一些香港美食在呼喚。而呼喚我的,一般一碗便宜的雲吞麺。喜歡吃雲吞麺還是一種童年情意結,來自小時候初到香港時,在舅舅家寄人籬下的歲月。


舅媽是個典型廣東人,早上起床,一大家子就愛去茶樓一盅兩件,飲茶雖然有好吃的燒賣和叉燒包,但是一家老少分下來,卻又總是不夠的。不飽對於我們這些“初到貴境的大陸人”來說是難以啟齒的羞澀,也許在香港親戚眼裡,我們的食量總是像電視劇裏的“阿燦”一般令人驚訝。有的親戚帶著同情的眼光,想好好滿足我們對食物的期盼,有的親戚帶著輕邈,仿佛要施捨拯救這些來自共產國家的災民。其實我的童年時代,已經是脫離了饑荒年代。生活在上海的獨生女(那時候弟弟還沒出生),大人們總是盡力滿足我對任何東西的要求。只是小孩子就是貪新鮮,一見廣東的美食,眼睛總是直愣愣的盯著。餓倒也是真的,在上海時,早飯總是飽飽的粢飯油條或大餅,再來一杯豆漿,中午也來一頓飽飽的米飯。來到香港生活方式就不一樣了,十點半來一頓早餐+午飯也就是飲茶,半個叉燒包加一粒燒賣,一大家子人吃一碟乾炒牛河。


 


最快樂就是下午三點半的下午茶,舅媽一般會在這個時候帶我出去買菜,在土瓜灣譚公道附近有這麼一個街市,有這麼一家雲吞麺店,舅媽老是帶我去吃雲吞麺,還加一支樽裝可樂。這個完美的組合仿佛就是自由天堂最好吃的東西。至今依然記得那味精在味蕾留下的反應,然後來一口可樂,美國的氣泡把那日本人創造的化學反應從嘴巴沖到了食道,沖到了胃裡,然後舒服的嘔一口氣,散發在生機勃勃的都市里。就是這樣,南中國的美食交融了國際化的配搭,自此存留在女孩腦海,無論她遊走在世界的哪一個城市,雲吞麺都默默的召喚著她。 


網友海鷗先生曾經用了不少的文字篇幅介紹過雲吞麺的歷史發展和其正統口味,他所推介的老牌雲吞麺典故對於我來說雖然是陌生的,但也非常贊同雲吞麺對於香港本土文化所存留的意義。在太平山下香港人廢寢忘餐、努力不暇建造國際大都會的歲月里,那一碗簡單可口的雲吞麺曾經給幾百萬人帶來溫飽滿足!


我愛吃的雲吞麺:


沾仔記


地址:油麻地廟街277號 電話:2730 7204


 


永華麵家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89號 電話:2527 7476


 


羅富記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44號 電話:2543 38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