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思鄉菜 之 雲南篇




小小表姐做酒釀丸子,惹我想起了童年往事。也想起了燒耳塊

我的童年是漂泊的,就像媽媽給我取的名字:“舸”- 一隻航行的船,從偏遠的出生地雲南,回到了父親的出生地上海,又來到了香港 ,看到了真正藍色的海水。長期漂泊的歲月令自己對“家鄉”的感覺是模糊的 。儘管傳統的潮州祖先不停的呼喚著我這第三代遊子,但腦海裡,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那童年時代留在味蕾上的記憶。

雲南生活的日子其實很短,減去嬰兒時代不能進食,應該也就是那么三、五年的光景,但不知怎麼的,有時就是惦記著那糯糯的燒耳塊燒耳塊是至今香港還沒有供應的食品。不像雲南米線開到成行成市。這米做的餅子是雲南人的早點。大街小巷邊都有這麼一個大鍋,做餅子的人會把和好的米餅貼在大鍋內壁,烤好了,涂上甜豆醬,就能吃。




你說這燒耳塊真的就那麼好吃嗎?我也說不上,這思想情懷應該來自爸爸送我上幼兒園的那些個早上,爸爸會在丁字坡的石板路邊買一個燒耳塊給我吃,他一邊騎車,坐在單車前面的我就一邊啃著耳塊,到學校時,我該是一臉一手都沾滿了甜豆醬,舌頭還在舔著嘴邊剩下的那點。

聽說燒耳塊現在在昆明也不好找了,環球化把昆明的孩子都變成了麥當勞的干兒子,哪還有人那麼費勁弄個大鍋烤耳塊吃。所以就算回去昆明也找不到了。自小帶大我的嬢嬢(姑姑)嫁了個昆明人,上次回春城,專門為我帶了一斤燒耳塊回來。媽媽用了海鮮甜醬加肉末為我帶回童年記憶。可是應該是甜醬不夠,沒能留在嘴邊回味,所以感覺還是不一樣。再加上在平底鍋里烤出來的就是差一點。




童年記憶里的雲南菜和香港雲南菜館的完全不一樣,所以還是會自己買新鮮米線回家做。最愛吃的還是涼拌米線和小鍋米線,過橋米線很油而且燙,孩童時代應該不太喜歡吧。最近超市有了包裝新鮮米線賣,口感和干米線不同,雖然價錢貴,大家試過就知道其中的物有所值。




當愛爾蘭魔薯瘋魔萬千港人的時候,也令我想起了小時候愛吃的雲南名菜:洋芋絲餅,咱們中式的薯條煎餅不是更香脆嗎?




去年在利苑酒家發現他們限時令供應雲南小鴨子。這道菜是媽媽對昆明的情意結,媽媽說當年她和爸爸談戀愛,爸爸就是請她吃了8毛錢的雲南烤鴨。 老人家一邊啃著鴨腿,一邊嘀咕著怎麼這小鴨子就要賣港幣98元了。

我會說:“錢 能夠買得回那情懷,再貴也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