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幾位blog友都不約而同地推介英國歌唱比賽“Britain Got Talents”的大獎得主Paul Potts。在未參賽前,Paul是一名樣子平凡的手提電話推銷員。但他在歌唱比賽中初試啼聲,所有評判及觀衆都為他超凡的歌唱才藝而驚嘆鼓掌。
自從幾年前的“American Idol”捧紅了樣貌歌藝超平凡,但勇於追尋夢想的 William Hang后,姑且莫論像William 這種“話題”能在競爭劇烈的娛樂市場上,有多久的生存空間,這個追夢浪潮,的確隨著“American Idol” 式的歌唱比賽,蔓延到世界各地。
中國于三年前開始舉辦老翻節目“超級女聲”,所選出的冠軍人馬李宇春出道短短兩年,已被選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直逼國家領導人胡溫。只有21嵗的她已置身中國身價最高,收入最高的藝人前五名。“超級女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唱歌夢想。第三屆,連已有知名度的歌手也來參與,以求佔上“超女”品牌的光而身價百倍。
自己最喜歡的“超級女聲”張靚穎比賽時演唱Loving You
本人是歌唱比賽節目的擁躉,從第二年“超級女聲”的海選追看到今年停辦,這不只是一個歌唱比賽,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電視節目,有煽情的内容,觀衆往往還能通過參賽者的背景,看到中國的國情。比如説,一群十幾二十嵗的女孩裏,大部分是出自單親家庭,反映中國社會離婚率高的情況。除了李宇春外,還有很多位以中性打扮的參賽者,這一代獨生子女,肩負着兩家人傳宗接代的任務,這中性打扮不但是潮流所趨,也有其實際的意義。節目中也有來自貧窮山區的參賽者,帶着攝製組,去看看她們家鄉的貧困,這些女孩子參賽,不只托付着自己的夢,也托付着整個村莊脫貧的理想。
今年沉迷的是臺灣早前舉辦的歌唱比賽“超級星光大道”,這個節目在臺灣本土所引起的回響不遜于國内的“超級女聲”與英國的“Britain Got Talents”。 “超級星光大道”也捧紅了樣子平凡但才華非凡的楊宗緯,這位瘦版“八兩金”在比賽時一直是主持和評判的笑柄。但他唱的歌卻吸引了萬千歌迷,到了比賽後期,人氣指數已遠超其他參賽者。就在這個時候,節目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臺灣並沒有製造一個台版Paul Potts,而是突然宣佈楊宗緯虛報年齡而要退出比賽,這項新聞令整個“超級星光大道”賽事又再次轟動了整個臺灣。 娛樂性實在超越了其他負故事性的歌唱比賽。到底楊宗緯是電視臺一早安排好的特約歌手,還是真地爲了入娛樂圈而犯險報假嵗,外人不得而知。但這一場節目的卻是贏得了觀衆的注意,電視臺的高收視,而楊本人已取得了入娛樂圈的入場劵。
無論如何,楊宗緯唱得好是事實,他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都唱出自己的味道。“超級星光大道”節目製作好也是事實,一眾評判都是自己心愛的音樂人,得以在此節目見到他們的樣子,聽到他們對歌手的點評,對於我們這些喜歡音樂的人也很有得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