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中國戲曲西洋化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以中國戲劇之祖崑劇桃花扇爲開幕節目,足以證明崑劇在戲劇界高的地位。幾界藝術節均推介崑劇,先有白先勇監製的牡丹庭,後有光中任文學顧問的桃花扇,那麽多文人追捧,必有其原因。早早訂票,請母親去欣賞,兩人滿有期望!

桃花扇的舞臺設計,不太華麗,賣點是新式洋化的簡約,兩旁放了一排椅子,演員有意無意在台邊走來走去,有點像當代話劇,沒有了中國戲劇大老官在虎渡門前呼一口氣,潜入劇本裏別人生命的那一個程序。
另一個賣點是以墨寶“南都繁會圖”爲佈景。暗黃色墨寶畫的是明朝秦淮河熙來攘往的熱鬧情景,放到了舞臺上,觀衆在幾十米外,只看見暗黃色背景裏不乾不淨的畫上了一些黑點,浪費了!好在戲服行頭是傳統的,再加上精美的手工及高級的絲綢,才使整個視覺效果變得優美。
值得一贊的是這個劇目起用了一班年輕演員,年齡都不超出二十二歲,演得正是年輕有爲的書生及妙齡花旦。一般中國戲劇講排頭,主角由中年老官擔演,你去新光戲院看看那些目不忍睹的劇照,最年輕的小生也四十老幾,還老是讓一些早已發胖的中年女人演十多歲的悄紅娘,實在令人難以信服。桃花扇的花旦小生之美是年輕的粉臉幷不用太厚的顔料,是自然渙散的青春氣息!
感動不是因爲劇情的引人入勝,而是一個個年輕演員拉著他們的輔導老師出來謝幕,大力鼓掌不只是因爲他們演得好,而是因爲那些老師教得好,更謝謝他們能無私地把星光舞臺讓給學生!

2 則留言:

  1. 其實 中國戲劇 是如何去欣賞的呢 ? 最難懂的, 首先是他們唱的字我都未能聽清楚.

    回覆刪除
  2. 昆劇唱的是國語 , 有點象京劇 , 我也得看字幕才能完全懂。但自己想多一點瞭解中國的文化,以前的女人步不出門,所有的歷史文學知識都是從戲裏學的。我也想體會一下。

    回覆刪除